米袋子
菜籃子
  近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了《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》(即“中央一號文件”),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籃子”兩個詞再次映入人們的眼帘。
  其實,對於這兩個詞,人們並不陌生。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,它們就已隨著中央的政策文件,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。不過,隨著時代的變遷,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籃子”的內涵和側重點已在逐漸發生變化。
  告別“短缺時代”
  春節臨近,北京海澱區的城鄉倉儲超市也顯得越發熱鬧。53歲的王文詔大爺已經置辦好了瓜子、花生、開心果、巧克力等年貨。“如今面對超市裡琳琅滿目的精美商品,可能會忘了以前的短缺時代。”王文詔回憶說,“那時,糧油、豬肉、副食品等都比較短缺,商品都需按票購買,一到冬天,菜品基本上就只剩大白菜了。”
  1988年,為解決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,農業部開始實施“菜籃子工程”,要求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、蛋、奶、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、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,以保證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。
  此後,隨著農業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、食品市場的開放流通,市場供應逐漸走向充足,1993年全國各地已基本取消糧票。
  統計顯示,從2003年開始,中國的糧食產量連年增產,2013年糧食總產量已超過1.2萬億斤。
  應對物價上漲
  告別短缺時代,食品價格又成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。
  在此背景下,1995年的全國兩會上,“米袋子”省長負責制、“菜籃子”市長負責制的內容被一同寫進《政府工作報告》。此後,這一說法在1997年和1998年又兩次出現。相關專家表示,這一政策對當時治理通貨膨脹、穩定農副產品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  此後,價格問題隨著2007年物價的快速增長又開始凸顯。“蒜你狠”、“豆你玩”、“薑你軍”等新詞不斷見諸網絡。在2007年物價漲幅創下11年來新高的背景下,2008年3月,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“米袋子”省長負責制、“菜籃子”市長負責制,要求各級政府把穩定市場物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緩解百姓生活壓力。
  此後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籃子”又多次被提及,並與“保障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”、“穩定物價”等相關聯。
  關註“舌尖上的安全”
 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,老百姓的餐桌變得越來越豐盛了,人們對食品的關註也從數量開始轉向安全和均衡營養。
  “現在我對食品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。”對安徽合肥的白領張婷婷而言,這已成為她生活中的頭等大事。
  其實,近年來,與小張有類似想法的不在少數。根據中國消費者報、中國消費網等聯合開展的問卷調查數據,有93.3%的被調查者選擇非常關註或比較關註食品安全問題。而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也加重了人們的擔憂。
  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“用最嚴謹的標準、最嚴格的監管、最嚴厲的處罰、最嚴肅的問責,確保廣大人民群眾‘舌尖上的安全’”。
(編輯:SN098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h22gharq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